有句老话说得好: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中国人起名,自古即有“女《诗经》、男《楚辞》”之说。《诗经》明朗生动,符合女子明媚可爱的性格;《楚辞》大气磅礴,有男儿肝胆相照的气概。
有句老话说得好:
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
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
中国人起名,自古即有“女《诗经》、男《楚辞》”之说。
《诗经》明朗生动,符合女子明媚可爱的性格;
《楚辞》大气磅礴,有男儿肝胆相照的气概。
才女林徽因的名字,出自《诗经》“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作家朱自清的名字,出自《楚辞》“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
甚至连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的名字,也取自《诗经》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但如果你仅仅把它们看作“起名百科”,那委实是大材小用了。作为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诗经》纯真质朴,是一幅2500年前生动的民俗画卷;《楚辞》潇洒风流,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一者正,一者奇。一者现实,一者浪漫。后世文人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二者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两大流派。
孔子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意思就是,《诗经》里305首诗篇,无一不是真诚的、质朴的、美好的。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早已成为一种文化基因,融入华夏文明的血液。正如《论语》里所说,“不学《诗》,无以言。”《楚辞》是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它开启了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赋”体。(后世也称之为“楚辞体”、“骚体”)它的浪漫主义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诗人的创作,“诗仙”李白就是《楚辞》最大的受益者。
如果说《诗经》是山间溪泉,那《楚辞》就是醇香老酒,荡气回肠,热烈酣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