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二泉映月》邂逅外国天籁童声,中西结合、交相辉映,真的是凄婉悠扬、扣人心弦、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你听醉了吗?
小知识:《二泉映月》,二胡名曲,是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作品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音乐家杨荫浏先生根据阿炳的演奏,录音记谱整理,灌制成唱片后很快风靡全国。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曾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在世界乐坛上享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阿炳的琴声嘹亮、醇厚,音色儒雅跌荡,有很强乐感魅力和艺术穿透力,聆之如饮远年佳酿,令人终生难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阿炳的二胡艺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巅峰!世界所有的二胡演奏家都十分推崇阿炳左手的指法、右手的弓法,都认为其高超技艺是难以跨越的。《二泉映月》经过几十年的流传,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的音乐爱好者中都引起了强烈反响。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它是我们中国乐坛的骄傲,也是全世界的骄傲!
欣赏:熟悉的乐曲仿佛把我们带入了山水秀丽的江苏无锡。在我们的眼前,仿佛展现出惠山“天下第二泉”那美丽的景色。伴着泉水的涌动,这支婉转的乐曲又仿佛在向我们讲述着一个不平凡的故事。
曲子开端是一段引子,它仿佛是一声深沉痛苦的叹息,仿佛作者在用一种难以抑制的感情,向我们讲述他一生的苦难遭遇。仿佛在乐曲开始之前,作者已经在心中默默地 说了好久了,不知不觉地发出这声叹息。
乐曲如同一个老艺人,在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徘徊,流浪,而又不甘心向命运屈服,他在倾诉着在那个时代所承受的苦难压迫,与心灵上一种无法解脱的哀痛;他在讲述着他辛酸悲苦一生,毫不掩饰地表达出作者心中的真挚感情。
第四段到达了全曲的高潮。我们仿佛可以听到阿炳从心灵底层迸发出来的愤怒至极的呼喊声,那是阿炳的灵魂在疾声呼喊,是对命运的挣扎与反抗,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昂扬的乐曲在饱含不平之鸣的音调中进入了结束句。而结束句又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仿佛作者仍在默默地倾诉着。
文章资料来源于网络,丹阳文化风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