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策法规
文化和旅游部:解读《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
来源:丹阳文化风 | 作者:丹阳文化风 | 发布时间: 2018-04-25 | 1352 次浏览 | 分享到: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指导意见》为什么要将旅游公共服务从旅游服务中独立出来?
       答:一般来说,满足消费需要,产品及设施设备是硬手段、硬条件,服务是软手段。但对旅游这种以体验为主的享受型消费方式,从整体看,产品及设施设备往往只是基础性的,服务更为重要。同样的产品和基础配套,不同的接待服务、组织管理、销售结算方式,效果就完全不同。就我国旅游而言,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年的发展,基本服务总体有保证,但提升空间非常大,仍需坚持不懈地改进和提升。全域旅游条件下,旅游消费往往超出旅游行业提供的基本接待服务,同时对环境氛围、综合保障、大的基础配套等要求又越来越高。因此,发展全域旅游,必须抓紧补齐公共服务不足这块短板,厕所只是其中一个直观、典型代表,交通接驳和服务的人性化、旅游信息服务的广覆盖和全覆盖、旅游安全保障和紧急救援服务、旅游权益保障和权利救济、旅游消费环境改进优化等,也都是短板。因此,发展全域旅游,不仅要突出抓好旅游服务,更要突出补齐公共服务不足这块“短板”。


       《指导意见》将怎样贯彻落实?
       答:文化和旅游部将按照《指导意见》的部署和要求,尽快做好任务分工落实,同时组织开展行业、社会和网络的宣传解读,分层分类举办培训班,引导行业和社会准确、系统、全面理解把握《指导意见》的内容要求和精神实质。近期和今后,文化和旅游部将按照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和《指导意见》的要求,重点抓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和全域旅游发展的协调推进、考核评价工作,并向国务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