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甲战斗纪念馆
来源:
|
作者:jsdywhf
|
发布时间: 2018-05-10
|
4846 次浏览
|
分享到:
贺甲战斗纪念馆原址为贺甲祠堂,始建于民国初年,原为3进,坐落在丹阳延陵贺甲村,是为纪念贺甲战斗,由贺甲村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将祠堂改建而成的。现尚存2进6间,墙壁上弹痕累累,陈列着新四军在延陵地区的抗日照片,陈列了多幅与贺甲战斗有关的珍贵历史照片。充分还原了那段烽火岁月,是当时新四军痛歼日本侵略军的历史见证。
贺甲战斗纪念馆原址为贺甲祠堂,始建于民国初年,原为3进,坐落在丹阳延陵贺甲村,是为纪念贺甲战斗,由贺甲村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将祠堂改建而成的。现尚存2进6间,墙壁上弹痕累累,馆内陈列着新四军在延陵地区的抗日照片,陈列了多幅与贺甲战斗有关的珍贵历史照片。充分还原了那段烽火岁月,是当时新四军痛歼日本侵略军的历史见证。
贺甲战斗亦称延陵大捷、九里战斗。民国28年(1939年)11月8日,新四军一支队老二团、新六团和丹阳独立支队在贺甲村一带围歼日本侵略军。战斗中敌龟缩贺甲祠堂内,百余名日军被新四军歼灭,威震江南。新六团二营营长刘玉林等94名健儿英勇牺牲,是发生在丹阳西南地区最惨烈、最著名的一次抗日战斗。这是新四军一支队挺进茅山根据地后开展的第一次大规模的运动战。战后被延安总部通电表扬,誉为“延陵大捷”,并被创作成《反扫荡》战歌广为传诵。
为了缅怀先烈,表彰烈士们的英勇事迹,1966年11月,丹阳县县委、县政府在贺甲战斗牺牲烈士陵园前建了纪念碑亭。烈士碑的正面“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鲜红大字庄严肃穆。纪念碑的背面是用工整小楷书写的贺甲战斗烈士碑文。走过碑亭,就是烈士墓地,三座花岗岩砌造的烈士墓内,长眠着76位新四军战士的遗骸。
如今,贺甲战斗纪念馆已被列为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前来参观的游客和扫墓者,向他们传递了一份又一份爱国主义精神和对烈士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