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美术馆(三吕故居)迎来一批小观众
来源:
|
作者:jsdywhf
|
发布时间: 2019-04-03
|
3856 次浏览
|
分享到:
3月29日,丹阳市美术馆(三吕故居)迎来一批戴着红领巾的小观众——丹阳市正则小学的一年级小学生。700余名小学生在三吕故居讲解员的引领下,怀着崇敬的心情分批列队走进三吕故居,依次参观了吕凤子故居,吕澂故居,吕叔湘故居,全面了解了三位从丹阳走出的杰出文化名人——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吕凤子,著名佛学大师吕澂,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翻译家吕叔湘。
3月29日,丹阳市美术馆(三吕故居)迎来一批戴着红领巾的小观众——丹阳市正则小学的一年级小学生。700余名小学生在三吕故居讲解员的引领下,怀着崇敬的心情分批列队走进三吕故居,依次参观了吕凤子故居的“三办正则”展厅、“苏凤艺韵”展厅、“正则绣”展厅,吕澂故居的“对话佛学研究者”展厅、“探寻佛学的奥义”展厅,吕叔湘故居的“对话人民的语言学家”展厅、“桃李满天下”展厅等等,全面了解了三位从丹阳走出的杰出文化名人——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吕凤子,著名佛学大师吕澂,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翻译家吕叔湘。通过参观学习,孩子们聆听了动人的故事,感受了文化名人的崇高精神,对家乡历史文化底蕴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吕凤子故居的 “正则绣”展厅,小朋友们在讲解员和志愿者的指导和帮助下,拿起针线体验了一次正则绣的入门绣法。讲解员介绍说,“吕凤子先生把西画的理念运用到刺绣中去,认为刺绣可以像绘画一样,加入到造型美术的范畴,用构画的线与色来构成绣。”“原来正则绣就是用针和线去画画!”面对场馆里专门准备的正则绣体验工具,小朋友们个个跃跃预试。
在吕叔湘故居,小朋友看到展柜里展示的《现代汉语词典》感到非常惊异。“这本词典我也有!” “原来这本词典是吕叔湘爷爷编写的!”小朋友们兴奋地叫起来。《现代汉语词典》是我国第一部规范性的语文词典。从1958年开始,吕叔湘先生主持《现代汉语词典》编纂工作四年多,确定了编写细则,完成了“试印本”,为《现代汉语词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吕叔湘故居,小朋友们还通过触摸互动电子屏体验了“丹阳方言测试”小游戏。“屋各”在丹阳方言中是什么意思,“划浪头”可不是“划船”的意思……欢笑声此起彼伏。讲解员介绍说,“吕叔湘先生对家乡方言情有独钟,1947年在《中国文化研究会刊》发表《丹阳话里的联词变调》;上世纪80年代发表《丹阳方言的声调系统》、《丹阳方言的指代词》;1991年,出版《丹阳方言语音篇》,全面描写并讨论丹阳话的语音问题。”“家乡有这样厉害的大师,我感到非常骄傲!”一名小朋友这样说。